网站首页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版首页>>网站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中国交通报》报道我校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成果

2024年05月23日  浏览次数:[]

5月23日,《中国交通报》头版以《长安大学以试点为牵引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为题,报道我校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成果。报道全文转载如下:

近年来,长安大学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抓手,以创新驱动和人才强交为核心,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统筹推进分级负责

坚持高位推进,优化顶层体系框架。成立长安大学服务交通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长安大学服务交通强国建设行动方案》,全面开启长安大学交通强国建设事业新篇章。统筹调动学科建设部、职能部门、学院以及项目负责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试点工作,着力加强对试点任务的总体考核、进度管理、验收评估。

聚焦关键环节,细化底层落实机制。紧扣科学合理、重点突出、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建立组长与执行组长双保障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落实机制,实现上下联动、分级负责、部门协同、责任到人。试点任务采用总负责人、子任务负责人分级负责制,对任务开展分级管理、分级落实和分级检查,确保工作不空转、责任不松劲,为高质量完成试点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聚力攻坚关键技术


长安大学在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技术研发与应用、绿色智慧公路科研平台培育、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五项试点任务,依托试点工作加强科技攻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任务取得良好效果。

创新重点领域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坚持“四个面向”,持续深化有组织的科研,以“六位一体”科技创新大体系推动科技攻坚,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技术研发与应用,积极构建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技术体系。建成覆盖全国、数据驱动的高风险交通行为数据库管理和分析系统,助力道路运输网运行风险主动防控体系更加稳定与智能,为港珠澳大桥1000万辆次入境车辆的安全运行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支撑。自主研发的跨海桥梁运营阶段仿真分析软件突破国外桥梁分析软件“卡脖子”技术难题。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加大科研力量投入。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科技力量,着力构建集人才培养、联合攻关、成果转化、应用示范等于一体的创新联盟发展体系,精准聚焦交通与能源融合创新发展等关键问题,发布《交通与能源融合技术发展白皮书》,引领面向未来的交通融合技术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紧盯前沿关键领域,优化人才培养矩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将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根本落脚点,发起成立“中国—中亚五国交通基础建设领域人才培养联盟”并召开首届理事会,大力培养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助力打造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紧抓交通强国战略机遇,创新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设理科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班,加强交通类拔尖人才培养,夯实交通基础研究人才底座。面向未来交通领军人才培养超前布局,与华为公司共建长安大学未来交通华为实验班,全力打造“未来交通黄埔军校”。主动对接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推动成立长安大学—海南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率先完成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国际学生入驻工作,纵深推进来华留学交通人才培养改革。

试点先行发挥“样板效应”


以点带面,高水平推进成果示范应用。将五大试点任务建设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加快发展交通新兴技术业态,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相关试点成果在全国示范应用。在广西、浙江、江西、新疆等地开展示范应用,先后与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等单位就科技创新、交通标准、智慧交通等试点成果的推广应用达成战略合作,推动交通技术和管理经验交流与传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交流互鉴,高质量总结典型成果经验。坚持在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中破题,总结凝练试点成果,强化宣传推广交流。推动中国交通标准与国际标准有效接轨,筹备第二届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技术标准国际论坛,举行长安大学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果发布暨试点单位揭牌仪式,制作交通强国建设专题宣传片和试点工作简册等,总结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引领的样板效应。

培育重大科研平台,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大平台建设为重点,整合各方资源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持。聚焦绿色智慧公路科研平台培育,建成国内唯一、国际领先的公路交通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近万平方米的室内加速加载实验室及占地15万平方米的交通运输及智能装备创新建设平台,搭载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室内道路加速加载系统、四联台地震模拟系统、结构—构件—材料试验系统、大比例沉降试验系统,形成独具功能和特色的结构火灾试验室、桥梁环境试验室。重点科研平台培育“纵向扁平化、横向全链条、深度协同化”的组织管理模式日益成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

 


上一条:长安大学“2035计划”启动仪式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召开

下一条:长安大学与西藏民族大学签订“一校一院”工作协议

关闭

联系我们

综合规划科:029-61105161

重点建设科:029-61105166

改革与发展科:029-61105167

友情链接
Copyright©2017 长安大学发展规划处 技术支持: 西安泽瑞通信有限公司